阿巴斯,林奇,野草莓,但最像的是考夫曼自己。其實有點重復自我,同紐約提喻法一樣有個hypochondriac的主人公,同Anomalisa一樣在展示“幻滅”的人生。節奏上有同紐約提喻法類似的觀感問題,到后面會讓人覺得“怎么還沒完,怎么又換了個場景,怎么突然插入這個好有意思但到底什么意思啊”,somewhat exhausting and excruciating(but see that's the metatextual point, one says)。這里還多了一層就是大量掉書袋對話。有些話語其實了解全局后回頭看第二遍時是能注意到更多指向內心流露的,但也有的安排的確讓人出戲,比如突然化身影評人那段讓女主突然變颯還點起了煙笑死,以及講景觀社會的時候側臉鏡頭把女主換了,都在讓觀眾意識到我這里就是要來段純commentary了,但其實更像是gimmick,感覺tonally有削弱表達。
傷心褲子:210.35.135.193
姬如雪也太颯了 我愛她!!! 不良人真是國漫良心系列作,每部都經典。
坡下有只小灰兔:36.62.172.245
Hick, 一個叛逆“朋克”少女的人生岔路口故事。有意思的點其實很多,但情節銜接性太差,以至于影片整體很有些讓人不知所云。艾迪和魯伊看起來太“同齡人”了,魯伊和格蘭迪看起來又不差個輩分,這讓有些情節看起來會很出戲。但這些都不是重點——我之所以給四星是因為電影配樂的選曲太好太好了。例如片中用的好幾首迪倫的歌:既有三專經典的"When the Ship Comes In", 更有只收錄在官方Bootleg的演奏曲"Suze咳嗽歌",被用作片尾曲的"Farewell"同樣是后來Bootleg才收了的早期歌。影片對于這些好歌的運用也非常巧妙,你可以想象就著"One of Us Must Know"來的廁所斗毆事件嗎?這一切在影片中都出現得自然而然。可以說全片沒有一首常見或大路貨的選曲,實在是驚喜。
用戶評論